“国潮”的兴起不仅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喜爱,也为中国服装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国风”服饰成为近两年的消费热点。“国潮” 之风的兴起,对中国服装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还激发了设计师们的创新热情,促进了中国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将其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瞩目,还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为中国服装产业赢得了更多的声誉和市场份额,但当下的消费市场上还存在着产品同质化,设计元素误用、混用的现象,不仅不能很好地传播传统文化,甚至可能对消费者产生错误的引导。
一个好的设计需要具备哪些要素?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国潮”风起对中国服装产业有何影响?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海燕,交流分享了她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方面的心得,以及在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期待通过本期内容能够为广大设计师和爱好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启示和灵感。
设计之思
吴海燕首先从设计的三要素:艺术原创性、设计概念和商品属性进行了阐释。艺术的原创性是设计的基石,它代表着设计师独特的思维和对美的个人理解,但原创设计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传统或已有元素,而是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造,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和内涵。
一个好的设计还需要有清晰的设计概念作为指导,这个概念应该与设计的目标、用途、用户群体等紧密相关,设计概念是设计师对产品的理解和诠释,它能够传递出设计师的意图和产品的核心价值。
设计最终要转化为商品,因此商品属性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商品属性包括功能性、实用性、耐用性、舒适性等方面。设计师需要在保证商品属性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来提升商品的附加值,如品牌形象、文化内涵等。
“从艺术设计到成为商品,核心在于围绕为谁设计的、在什么场合穿着,向更深的层面延伸,设计师要思考设计可以为人类提供哪些贡献?”吴海燕认为,一个好的设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需求,还应该对人类有积极的贡献。这包括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为设计师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通过设计来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文化为根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如何从中国丰富的灵感宝库中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经过创新活化更好地融入现代时装,并在这一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设计师着重发力的方向。
从1993年凭借有着显著中国特色的作品《鼎盛时代》获得“兄弟杯”首届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作品大赛金奖,吴海燕几十年来坚持通过“传统活化”和“设计转化”这两个核心策略,在设计中平衡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审美元素,成功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东方范式”。
首先,“传统活化”意味着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简单的再现或复制,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将其活化并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吴海燕强调:“在活化过程中要把握中国的文脉,将经典的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使其既具有东方的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和生活的需求。”
其次,“设计转化”要求设计师们在保持传统文化根脉的基础上,对设计进行全方位的转化,包括材料、技术、观念以及设计手法的转化。这种转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更是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我觉得东西方文化应该是交融、互敬、互赏的,尽管东西方文明进程并不相同,不同地域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会生长出不同的文化,但这些文化不应该是互斥的,而是一个大的整体,就像一棵长在东方的土地上的树,它的生长需要来自四面八方的光的培育。”吴海燕认为,设计师需要具备全球视野,了解世界文化思潮,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国际时尚趋势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设计作品。
最后,吴海燕提出“东方范式”是对中国服装产业未来发展的展望。她表示,中国设计师只有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热爱自己的生活、精神和文化,才能更好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创新设计推向世界。
在吴海燕看来,“国潮”的兴起不仅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喜爱,也为中国服装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设计师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具备一定的研判能力和鉴别能力,通过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设计师可以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服装品牌,为中国服装产业的崛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