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7000+门店, “玩玩副业”有何不可?
近日,李宁品牌官宣了将进军咖啡赛道的消息。此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炸开了锅,在大众的印象中,李宁一个运动品牌好像怎么样也跟餐饮行业八竿子打不着,他们评论道:“咖啡行业的竞争对手从来不是同行”“咖啡市场也开始卷起来了”“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的下一个竞争对手是谁”“李宁也开始搞副业了”。
李宁方面称,正在申请注册“宁咖啡NINGCOFFEE”商标,希望通过优化店内服务,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在北京、广东、厦门等地区部分李宁门店,消费者任意消费后即可免费获得一杯“宁咖啡”。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将会是李宁针对零售终端消费体验环节的一次创新尝试。
早在2018年,中石油就在旗下的昆仑好客便利店铺设现磨咖啡。根据官方介绍,好客咖啡目前做现磨咖啡的门店超过120家,有零售咖啡的门店超过8000家。今年2月,好客咖啡官宣通过现磨+即饮+冻干3条产品线,一年销售总额已经达到1个亿的成绩。
2019年,中石化官宣中石化易捷发布“易捷咖啡”新品牌,并与连咖啡合作开起了“加油站咖啡”。双方根据加油站经常会出现的不同场景推出了三种咖啡,即92#黑白咖啡、95#时尚特饮及#98精品系列。
2020年,中药老字号同仁堂进军饮料市场,开始供应咖啡。同仁堂咖啡与自己的中药优势相结合,推出了枸杞拿铁、益母草玫瑰拿铁、罗汉果美式、肉桂卡布奇诺等中西合璧的特调咖啡。“朋克养生”成为了同仁堂新的品牌标签,在社交网络中走红。
2022年情人节之际,中国邮政在厦门开设了全国第一家邮局咖啡。门店是熟悉的复古绿布景和标志性的邮筒,带着浓浓的中国邮政色彩。在邮局这个充满着“布尔乔亚”气息的地方喝上一杯咖啡,体会一下“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的惬意成了线下场景吸引流量的关键。凭借开业当天近千杯的销售量,一跃成为了当地咖啡热门榜第一名。
除此之外,今年2月23日,狗不理包子成立高乐雅咖啡食品(天津)有限公司,以“包子+咖啡”的全新玩法,打入咖啡赛道。
不难看出,在新消费品牌、传统饮品品牌以及跨界品牌的三方割据下,国内的咖啡市场竞争已是相当激烈。其中,跨界品牌中不乏巨头的局面更是给后入局者带来了极大压力。那么,李宁为何还要加入其中?它又有什么优势?
尽管现磨咖啡早已具备外卖业务,但到店点单、饮用仍是消费者的主流消费习惯。从上文跨界卖咖啡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几乎都是坐拥庞大数量实体门店的巨头,而李宁在店面资源上同样有着天然的优势。根据李宁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李宁共有7137家门店,一旦全面铺开就是7000多家咖啡店,这意味着宁咖啡不用像初创品牌那样艰难开店。疫情之下,线下销售渠道遇冷,消费者到店购物热情下降。李宁希望通过增加咖啡服务将给消费者到店带来更大的吸引力,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销售点的利用率。
目前,中国咖啡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年龄在20~40岁的一线城市白领,与白领相比,年轻的大学生消费群体同样不可忽视,咖啡主力消费人群与李宁服装品牌的受众目标不谋而合。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分析师李心怡表示:“咖啡已经变成年轻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李宁跨界卖咖啡,更多是把咖啡业态和已有的运动零售业态进行融合,从而打造出更加复合的门店体验,使李宁门店从单纯的零售空间逐渐演变成生活方式体验空间,意在提升用户体验、强化自己的国潮属性而不在于与专业咖啡品牌抢市场。”我们期待李宁未来的咖啡之路,可以玩出更多的新花样。
(综合自网络)